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梗百科2个月前发布 itotii
6 0 0

以下是好词好句“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适用主题

独立自主,勇于尝试等主题,2014年四川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

示例

生命如同河流,面对未知的事物,我们是从流而下,还是迎难而上?我们是缩于墙角,还是勇敢迈出?梁启超曾说:“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一切成长,都在自己。无论快乐也好,悲伤也好,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旁人都无法替我们去完成。

范文

1.《一蓑烟雨且“独行”》

少年成长,是独立,还是跟从?路遥给出了他的抉择:“生活不能总是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独立是指单独地站立或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

纵观古代历史豪杰之士,大多深受贫困,孤独等百般折磨,亲人们又往往没有能力帮助他们,这些磨难迫使他们自立。汉高祖刘邦亭长出身,家人皆恶其无能力而不与其交,他靠自己的独立拼搏而称王天下;成吉思汗父母被杀,只身流落在外建立一番帝业;朱元璋自幼无亲,浪迹天涯而后为明太祖….多位建立天下霸业者皆以亲身事迹喻人:自立方能自强!

“放弃独立思考,是一切不幸的核心。”这是罗曼·罗兰的评价。三国时期,历史记载中,刘禅并非扶不起,而是“跟从”太多,扶得太多了才不成器。纵观魏国五路大军进犯时,少年刘禅镇定自若,果断请出皇太后压住群臣,自己去访孔明。进府后也并未心急火燎地询问对策,而是“静立孔明之侧许久,问曰:“丞相安乐否?”语中暗含责备而又不失王者风范,何等少年睿智,何等英明果决。惜乎刘备让他“皆听相父处之”,使他选择“跟从”,使他不可独立,养尊处优。其人如何不惰?怎能成才?反观法国作家小仲马。在他刚开始初涉文坛时,他并不受关注,他的文章还会时常被编辑嘲笑,甚至多次将稿子退回。但他依然拒绝赫赫有名的父亲大仲马的建议——在文章的后面标上自己是大仲马的儿子。他选择独立,他明白,自己的路要继续走,温室里的幼苗是无法成为那苍天的大树的,是无法直面风雨的。可见,唯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而过分听从别人的指引,最终只会是一朵不堪一击的娇花。

不知从何时起,年轻人更喜欢“跟从”,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刘禅”,不愿奋斗、自立,以“躺平”的态度来面对挑战,处处依靠父母……回望顾城面对思想的困境时,他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当卡夫卡面临心灵的拷问,他在孤独无助的世界里踽踽独行;当玄奘专心修行佛法,只身一人前往那条危机四伏的朝圣之路……我们心中多的不应只有敬佩,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学习,明白:自己的路还得“自己走”。

梁启超说的好:“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可恃者己,难恃者人。”愿吾辈少年能直面风浪,独立自主,化扁舟为艨艟,驶向光明彼岸,做到,一蓑烟雨且“独行”!

2.《一蓑烟雨任平生》

太阳虽好,也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我们要去寻找自己,去发现自己,找到自己在这世间存活下去的意义。因为慵懒,摇摆不定,有些事情我们好像更愿意去听信别人。

湖畔边的海棠花开了,可是懒得出门,于是听听隔壁的朋友描述,觉得也不过如此。生活的千姿百态,酸甜苦辣总要我们亲自去看一看,尝一尝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去真正感受真正的人生。一条路是桃花,一条路是雪,开满了桃花的路上,云蒸霞雾,铺满了雪的路上,寒瑟冰冷。对于我而言,这两条路,我都要去试看一番,去看看怒放的桃花朵朵,去看看铺满雪的白茫茫。我们总会听见抱怨,听见唾弃,听见人间不值得的话,可是真的有感同身受吗?我们的成长中,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你又凭什么去听信他人的经历来否定自己接下来要走的路。

所以啊!陌生人,要相信自己,无论现在的你何种境地,幸福,悲伤,这都是生活对你的考验,这没什么的,相信最终的我们都会熬过黑暗,或许它有些漫长,有些难以坚持,或者根本找不到走下去的理由。但是我们不应该着眼于目前的困顿,焦虑,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啊,我们要坚持,坚持去看看属于自己小世界里的片片花海。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