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潋滟月团圆,一颗明珠落玉盘

梗百科2个月前发布 itotii
7 0 0

以下是好词好句“海光潋滟月团圆,一颗明珠落玉盘”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蒲寿宬的《又渔父四首其一》,意为:水面波光粼粼,月亮圆圆满满,仿佛是一颗明珠掉落在玉盘。

适用主题

团圆,思乡,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话题。

示例

“海光潋滟月团圆,一颗明珠落玉盘。”都说月是故乡明,可独处他乡的诗人却又不得不承认今晚的月色是如此的美好,江边渔火星星闪闪,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只有那广寒宫里的嫦娥才知游子此时的心情吧!团圆,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又承载了多少悲欢离合呀!

范文

1.《是团圆的时候了》

夜深。
举头望窗,灯明星稀,不见月。
枯树上的鸟窝散了,春节的年味淡了。往年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零碎了,高挂的红灯笼染尘了。
人们脸上本应洋溢的幸福被积攒了一年的疲倦掩盖了。指尖陪着的不再是爱人而是冰冷的手机了。
累了,睡吧。

黎明。
揉眼,看天边被燃成一片火。
漫不经心,左手穿衣,右手滑手机。
心中哪有什么温情,只怕是冻的比那三尺寒潭还硬。
趁客人还没来短暂的放松面部肌肉,心中也会预备着好听的客套话和虚假的寒暄。
不知道现在的我怎么了,突然就陌生了。
假的,钝了。

雾起。
听母亲闲聊。
说起楼下卖豆腐的阿姨:
勤勤恳恳一辈子,子女终于而立,年末却查出了白血病。
我忽的悲伤起来,也算矫情,却说我与那阿姨半点不熟,为何为她红了眼眶。
不晓得,只觉得悲伤也害怕失去。
失去那浓于水的至亲。
也许不用那些伪装,也许可以褪掉一身的警惕。
叹了,迷茫。

放晴。
脑海里隐约的闪过几个身影,藏在记忆深处的,满是回忆的场景。
阿婆和她的菜畦。母亲和她的叮咛。二舅和他的的破败鱼竿。童年和她的竹蜻蜓。
你将他们封印,珍藏于心底。
如今却又想将他们混入淤泥,只因你的一时堕落或沉默。
是了,我们该记起的,这不是虚伪的官场交际,是我们在尘世的一片荫蔽。
所谓家,那吾心安的地方,不只是一个房子,而是彼此连成串的心。
何需恐惧何需刻意。
忆了,悟了。

团聚。
月亮挂天边,星星也繁明。
枯树上的鸟窝散了,被园丁重建了。
春节的年味淡了,但心中的温情又回来了。
往年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零碎了,这空气变得清爽了。
高挂的红灯笼染尘了,尘埃拭去依旧通明了。
人们脸上的幸福感被疲倦掩盖了,那就用一桌佳肴扫走吧。
指尖陪着的不再是爱人而是冰冷的手机了,扔下手机扑进那人怀里了。
远方的游子归家了,人们脸上绽出笑了。
海光潋滟月团圆,一颗明珠落玉盘。

你看了看远方,
“是团圆的时候了。”

2.《每逢佳节》

月儿弯弯照九州,阴晴圆缺,又是中秋佳节。桂花微绽散幽香,几家欢乐几家愁,高楼饮美酒。农历八月十五,与亲共聚,共赏明月,何不乐哉?

望皎洁明月,不禁怀古:嫦娥误食仙丹,奔月而去,漫漫长夜,广寒宫寂寞清冷,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后羿悲痛交加,后花园中摆香案,遥寄嫦娥。百姓听闻,月下祭拜,求美好祝福,远而流之,遂成中秋佳节。

月饼乃古时中秋祭拜之食,沿传下来,为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其象征团圆和睦,和谐美满。月饼大多呈圆形,似满月,上雕有精致花纹,精致美观,暗含不同寓意。色泽金黄饱满,口感丰厚,皮薄柔软,馅大油润。甘香可口,回味无穷。月饼馅料多样,可有五仁,蔬果,金桂等,其中蛋黄馅最为经典。金黄月饼,相约明月,为中秋佳配。

中秋之时,为桂花盛开之际。白日外出采桂,置于阴凉地风干一夜;加入白糖,任其发酵;数日后注入白酒,密封储藏;窖藏数年后取出,醇香长久,绵甜爽净,有酒之特色,桂之芳香。每逢中秋佳节,与亲友共饮,回味无穷。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今多少游子怅望夜空,望月思乡,内心感慨万分。何夜无月?但中秋团圆不及己,明月何时照我还?悲矣。思乡之情已成中秋节不可缺的一部分。今阖家欢乐,与亲共聚,倍感幸福。恐世事难料,不知将来何去何从。

正处时代发展、变迁之时,举国上下,中华传统文化,真正了解之人有多少呢?每逢佳节,众人不过空走形式,却不知其内涵,甚至忽略。五千年文化,岂在吾辈间中断乎?

每逢佳节,此忽略问题总现与脑中。传统节日,传说,饮食或是思想,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切都应深深定固于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脑海中,代代相传,永不泯灭。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