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好词好句“现在我梦里是一片荒林,木叶尽脱。或是在巫峡旅途间,暗色的天,暗色的水,不知往何处去”的出处、赏析、运用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何其芳。
赏析
此句写梦境,勾画了两种场景,或是荒林,或是巫峡,但无一例外的,它们的景致都荒凉而凄冷,显示出衰落、凋零的情态,其中颜色是暗的,木叶是衰残“尽脱”的。而与景致一样的,则是其中灰暗、低沉、阴郁的心绪,一句“不知往何处去”,更是道出身在其中遭遇四面围困的迷惘与无措。层层渲染之中,诗人构建了一个迷宫般的梦境,也写出了一个困在迷宫中人的心境。
运用
游子思乡的梦里是一片汪洋的海,他独自乘舟而归,月光将银屑撒满发梢,像是愁白的头。风雨呼啸着,似乎一双双阻隔的手,但他始终无畏望着某个方向。那里没有宏伟的灯塔,那是幼时曾经在母亲怀中问过的某颗星星,它如此微弱地亮着,但却能牵引一颗无畏踏浪的心。
范文
1. 《山水皆清欢,欲界啻庸俗? 心尚在桃源,性便于高远。》
现世人皆崇尚随心逐清欢,欲学古人悠荡自得山水间。
故心生疑:山水皆清欢,欲界啻庸俗?
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提到:“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与其奇者。”此话中不但流露出对谢灵运的敬仰,也暗藏自矜,能与古人一样欣赏山水之得意。更令人深思的是,还有几分惋惜—世人不懂发现美。与陶有着类似看法的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表明:“鸢飞戾天者,望峰心息;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在他们笔下,山美水美,是俗世远比不上的空悠宁静。似乎山林成了“乐”的代名词,而人间成了“苦”的代名词。
但,乐仅现于逍遥山涧,苦亦充盈烟火人间吗?不禁想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有言:“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所谓“闲人”,一是政治处境,指贬官至黄州,闲居落寞;二是心境,月下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张怀民夜里散步,月下寻欢。心苦事事苦,心乐事事乐。这种心态不是那些为了寻找所谓的“清欢”而游山玩水流连郭外的人能够比拟的。从那时起,曾被名利牵绊的苏轼,便破茧成了心性豁达的苏东坡。再到后来离开黄州时,他的坐禅之功已深有造诣,可谓“物我两忘,身心皆空。”
吾以为,乐苦皆相对而言,是苦是乐,决于尔心。
且转而一想,陶弘景可称为此等闲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他虽隐居茅山,却与梁武帝关系甚密,他虽屡聘不出,身在方外,却是朝政决策人物,这无处不透露出他的过人之处。也可以说,只要他想当官,前途定似锦。但是他选择了“避”世,就像当代自以为胸中有诗书的青年为了追逐潮流,给自己的消极找借口,美其名曰“栖隐”罢了。
总之,不论是才华横溢喜隐爱山的陶吴,还是官场不济心归清明的东坡,皆是古人。身为来者,应观其长而学之,念其性而行之。
清欢于何处?于闲人散客明心底。
庸俗在何方?在失心只为潮流处。
2.《梦》
浮生若梦,尘世万千,光影流离不过宥于一杯间。灯下看人平添三分颜色,何况清冽的酒中斜斜剪映着那抹瑰丽的倩影,更令人眉眼迷蒙,不知是酒意掩目,还是在梦中沉醉。
虚虚实实好似又重回了那悠悠岁月之隙间。朱红色的大门掩映,剥落的红漆,满院的落叶,气派的荒凉。像是前夜还歌舞升平朱翠绕梁,今日便烟消云散大梦一场,或许不过真是场梦呢?
脚下是叶片脉络折断的声响,好像大海深处的鲸鸣,悠远却孤寂。我只呆呆地立在院中,那棵盘虬的苍松叶片墨绿,遮了大半个天空。从缝隙间堪堪望去,只剩灰蒙蒙的阴云无边无际。四四方方的院子,围成了四四方方的天,好像精致的牢笼,紧紧地锁住了我,我声嘶力竭,它无动于衷。
这是梦吗?如此真实。仿佛这荒寂的院落就是我梦最深之处,是我心底最静谧之处。
朦胧间大雾弥漫,眼前之景烟消云散。只剩那棵苍松犹立,风里吹来了铃铛的串串鸣音,是檐下的那串银铃吧。带着我的泪,存着我的心,深深地埋在了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