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叫做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

梗百科8个月前发布 itotii
23 00

以下是好词好句“我们叫做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一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史铁生。

适用主题

不断出发,不停止探索,保持上进,不满足于现状等,如2011年广东卷《回到原点》。 出处: 史铁生的《务虚笔记》。

示例

正如史铁生说,“我们叫做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进入新境,是破;结束旧况,是立,可往往破旧,意味着即将需要立新,而立新,也急需有破旧。带着方向出发,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里,无论是始或终,我们都应该不忘初心。一个人生的阶段的结束,就意味着人生下一个阶段的重新开始,重新开始就勇敢抛下过去,宣告结束就带着初心继续前行,这才是真正的有始有终。

范文

1.《顺势而为,方得始终》

“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不同人会对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而老子却去掉“人”字,这便是老子的独到之处,他将问题延伸到更高的层次,将弓箭视作万物中的一份子,从万物中来,又归于万物,将万物都看作一体,顺应自然,这便是道家对事物的最初认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道”,认为道是事物的本源,而“道”看起来像是一个虚幻飘渺的东西,但其实涵盖了世间万物与自然规律,这更是一个庞大的总和,是万物之本源。

“道”是一个规律与变化的总和,事物仅是其中一小部分,人同样也是,但每件事物能对其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而我们本属于其一份子,应该注重的并不是去影响他,改变他,而是顺势而为。

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阴阳家,认为万物相生相克,其衍生出的阴阳术士一脉,更讲究顺势而为,顺山势、顺水势、顺气势、顺人势,这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迷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先人对探寻万物间规律、顺应规律而作出的尝试,虽然被后人视为虚幻玄学,但其实也是先人对探究事物所迈出的第一步,与儒家的修身养性不同,道家与阴阳家更统一偏向于研究事物的本质,顺势而为,而这“势”即是万物变化规律之所在。

从人类自身角度来看,身处于道的重要一环,古人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大多数人都被周围之事束缚着,也不妨跳出人类思想本身的范畴,去弄清人之本源,万物之本源,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万物之大势所在,将眼界扩宽到一个新的高度。

所有事物的变化都有“势”可寻,这变化与其所蕴含的规律,才构成了千万种不同的事物,而万物又是一体的,可见无论是规律还是变化,都是相互联系的,比如人的心老病死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因为这是人本身的规律,而每当一个人死去,总会有新生命的到来,这是一种延续,于是“道”的总和是不变的,这生死交替、不断延续的过程,即是规律与变化的统一,那么规律与变化的深层次的含义是什么呢?

变化衍生出规律,如果万物都是静息不变的,又何来规律?规律也丧失了其内在作用;规律又决定变化,所有的变化都依照规律进行。到这里便可进一步探究如何利用规律的问题了,因为规律能预见变化,当人们掌握了万物之变化,便可总结出不变的规律,达到古人常说的“以不变应万变”,若做到这一点,当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时,不论是好是坏,也都有迹可循,更看得开些,老子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跳出了世间事物对人的限制,以变化的思维去思考万物之间的联系与本质,便又提出无为而治,“无为”即顺势而为,这也是老子穷其一生所参悟出的道理,顺势而为,方得有始有终,才能参悟道之所生,道之所在,道之所长。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