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

梗百科2个月前发布 itotii
7 0 0

以下是好词好句“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世说新语·言语》,意为:夜光珠不一定都出在孟津一带的河中,满握的壁玉,不一定都从昆仑山开采来。 示例: 英雄不问出处,正如世说新语中所说:“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有才能的人,不论在哪里都会发光,对一个人的态度应该取决于他本身而不是他的身份地位,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都要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

适用主题

英雄不问出处,金子都会发光等,如2020年北京卷一《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2020年全国卷二《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

范文

1.《无题》

“哇哦,”赵云十分利索,嗖嗖嗖几下就翻到了院墙里面,这让出身世家的马超几乎要看呆了。“好身手。”

待马超也翻过院墙后,他凑到赵云耳边说,“子龙,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以前是干哪行的?”

“这个问题军师也问过我。”赵云答非所问。

马超顿时来了兴趣,“你怎么回答他的?”

“我本来应该告诉他的,”赵云歪歪脑袋,看着马超说,“但是······出于一种非常微妙的心理,我不太想让他知道我曾经是个不良少年。”他的表情很轻松,仿佛是在讲别人的故事,语气里还带了几分戏谑。

“你快点回答我一开始的问题吧。”马超的心情没来由地往下一沉,心想“你就不在意我知不知道吗?”

“在牛头山实习那几个月学了两手。”赵云抬头看看月亮,清幽的月光静静地洒在他英气的脸上,“不早了,抓紧时间吧。”

2.《无愧鸿鹄凌云志 寒门枭士起四方》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世上从没有什么既定的人生剧本,更谈不上“命中注定”,命运之书就在我们面前,等待撰写,而那只笔,正握在我们手上。再小的人物,也能让时代与之同频而振。

莫问英雄名,毫意放达殒身碎玉。

自古英豪尽浮沉,血肉之躯,孑然一身,纵知前路英雄埋骨,哪怕落得寂寂无名,湮没尘埃,只凭一腔不屈志气,也要争一个浩瀚星辰。异族来袭,为患已久,岳飞许下杀敌报国,收复山河的壮志宏愿。“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转战南北,征程万里,功名未立,山河破碎于夷狄铁蹄,何其愤忿!然壮士热血难消,势要踏破贺兰山,雪洗耻恨。岳飞出身并非望族世家,却有着纯粹报国志,纵使付出生的代价也要为国而战,他,岂非英雄哉。橙色战衣,勇敢逆行,奔赴火海,突破生命的极限,义无反顾的向前,激烈跳动的心脏,奔流不息的血液,凉山一场大火,带去了数个生命。刚刚扬帆起航的森林消防员,英雄归厚土,长眠于木里河两岸,却并没有走远,他们留下了响亮的英雄称号,沉重的在世间回荡,无名英雄不为名,他们用生命换来吾辈的敬仰。

莫问英雄志,凤泊鸾漂铩羽磨性。

翻开书卷,尘封的历史往事里无数文人骚客以诗言志,听渺远的丝竹管弦声中众多沙场将士和琴舞剑,贾谊出身寒门,却少有大志,敢于针砭时弊,却屡遭权贵排挤,留下《治安策》《过秦论》等千古名篇为人传颂;曹植出身高贵却报国无门,留下凄婉隽永的《洛神赋》,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足迹遍布山川江河,留下无数旷达超逸的词作名篇。他们一生宦海浮沉,却为文坛巨人,出身并非阻碍志向的理由,朱门寒门,幸与不幸无法定论,但终彪炳史册。他们将笔下的惊龙志万世流传,供吾辈效仿。

莫问英雄历,背水一战平踏青云。

淮阴侯兵仙韩信半生颠沛半生流离。韩信原归属项羽,但不受重用,后结识萧何,被刘邦拜为将军,他作为统帅,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凭借一身本事平定天下。孝怀皇帝刘禅虽贵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却懦弱无能,举国投降,李特曾谓之曰庸才。韩信本为没落贵族,一身布衣却助刘邦一统天下,刘禅嘴含金钥匙出生,出身高贵显赫,却将祖辈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让。岂能称之为英雄。

常有大殿之上恣意弥漫的歌舞升平,却也有李凭梨园弹箜篌,更有地僻浔阳耳听仙乐一曲。英雄无问出处,只有心怀凌云之志,用一身才干,方能立于这风云之巅。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