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耗是什么意思

梗百科4周前发布 itotii
3 00
精神内耗是什么意思

梗名:

精神内耗

起源:

最近“二舅”的视频刷屏,很多人被他朴素又达观的生活态度所感动,也从他曲折的半生中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比如遭遇疾病、没有变得很富有、做着“一般的工作”……

但是,并不能像二舅那样积极应对,更多的是负面情绪,于是意识到了自己有作者说的“精神内耗”。

关于“精神内耗”,网友们有不同的解读。是丧?是焦虑?是“感觉身体被掏空”……?同时也很困惑,它是一种疾病吗?

“精神内耗”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应对它?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精神内耗大多是源于自己心理上的一种主观感受,长时间处于心理内耗中,让自己感觉很累很焦虑。

精神内耗就像是在你的精神世界里有两个小人,这两个小人观点不同、理念不同,因此吵得不可开交,不断相互拉扯。长期的精神内耗会让自己在什么也没做的情况下也会感到疲惫和压力。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内心戏”特别多,常常胡思乱想。

比如一些人经常说自己压力大,其实一整天下来,单单思考压力就浪费了大量的心理资源,所以他就会觉得很累,那是因为他有非常严重的精神内耗,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又或者说想做什么的时候,没有努力的方向,一直在思考各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想做但又怕做不成,又或者是每次有了想法,却迟迟不愿意去行动。

部分同学课堂上面临老师的提问时,心里会经历巨大的拉扯——一个小人要举手回答问题;另一个小人却因为害怕答错,拒绝回答问题。
或者,你在准备做一件事之前,虽然已经准备的比较充分,但依然会因这件事未知的困难,而感到痛苦、焦虑、害怕、烦躁、压力,在这些情绪压力下,你纠结于是否真的要做这件事,也因此踌躇不前,不断犹豫。

解决方法

1、重建认知

理智可以控制情感,可以通过训练,重建认知,加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认知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文化、家庭教育、性格。在加工的过程中,形成每个人独特的认知,这种认知也是我们内耗的重要原因。重建认知就是打破原来的认知框架,对自己已经形成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或者要如何论证它的正确性,看看有没有别的思考可能性。但是认知是非常固有的东西,单靠自己确实是很难转换思路,有时需要心理咨询师协助患者重建。

2、跟想法拉开距离

很多人习惯内归因,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就会自责、内疚,这时候就需要和想法情绪保持一些距离。可以运用三步思维法、思维命名法等方法跟想法拉开距离。三步思维法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要压制自己的想法,而是清清楚楚地用语言口头表达出来。说出来时就允许了想法的存在,不会再被想法控制。思维命名法是给脑海里闯入的想法起个名字,给它命名后,可以跟它聊天,而后接下去完成要做的事,完成接纳想法的流程,试着接纳想法的存在,缓解精神内耗。

3、养成适应性习惯

人之所以很难摆脱心理困境,是因为大脑有惯性,所以需要针对这些惯性,训练大脑神经回路,养成新的适应性习惯,缓解精神内耗。

关联科普:

拒绝内耗

指的是拒绝自我内耗、精神内耗等行为,拒绝因为反复自我折磨、自我否定而造成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各方面的消耗。

emo

当代青少年及年轻人常有的一种心理行为 是一种无意义的自我否定。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